為切實落實四川“大蜀道”主骨架公路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任務,依照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管理局編制的《四川省高速公路新型收費站建設技術指南》,南渝綿南公司創新探索,以南大梁高速蓬安、利溪收費站為試點,在2024年12月31日按期完成升級改造,經調試、試用階段后,于1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率先完成蜀道集團首批標準化新型收費站建設,積極打響智慧出行“第一槍”!
此次建設在“標準統一”“安全可靠”“充分利舊”“適度超前”四項原則基礎上,形成了標準統一化、系統集約化、車道模塊化、設施智能化的新型收費架構模式,實現收費向“數智時代”的轉變,“智”護春運平安路。
統一布局,模塊化車道功能分區
南渝綿南公司打破傳統收費車道部署方式,統一規范設計蓬安、利溪兩站車道設備布局,并將過車區域劃分為不同功能區,對每一個功能區在過車時實現的功能內容和外設布設進行定義,設備功能效用達到最大化,有效提升了交易成功率。通過采用高度集成化設備,如智控單元、一體化欄桿機、三鏡頭車型識別一體機、智能收費機器人等,取消原工控機設備,在實現設備快速識別和精準計費的同時,提升了系統穩定性,降低了運維復雜度。
計費更精,構建車輛特征數據庫
為進一步提升快速暢行體驗感和品質服務體驗感,南渝綿南公司集智創新,借用科技的力量,讓人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利用門架交易數據與車牌識別數據,通過特定算法構建“車輛特征數據庫”,從而對車牌信息比對流程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實現入口ETC/自助發卡、出口ETC/自助交費等業務的智能輔助校驗,有效降低人工/設備判定差錯對計費準確性的影響,探索以軟件方式替代硬件可能,以“云算”替代“人工”,提高了計費的精準性。
服務更優,無感通行新體驗
南渝綿南公司致力打造群眾滿意交通,積極為司乘提供一條放心路、暖心路。為縮短車輛過站時間,減少排隊等待時間,工作人員可根據混合車道內車輛數量,將車道模式迅速切換為ETC車道或智能機器人形態,保證ETC車輛快速通過,非ETC車輛通過智能機器人自助完成入口拿卡及出口繳費。ETC車輛的無感通行和車道特情快速響應處理,極大提升了司乘人員的出行便捷度和滿意度。
為解決傳統收費管理流程復雜,智能化水平不高問題,南渝綿南公司完善交易處理、業務管理、遠程值守等信息化系統,實時監測車道交易、設備運行情況,實現遠程故障診斷和應急處理。當司乘人員在自助操作中遇到問題時,可通過按下智能機器人上的“求助”按鈕,連線后臺的遠程值守人員快速溝通,實現特情遠程處置。
精事于心,匠心于行,本次新型收費站升級改造,為蜀道集團運營高速標準化新型收費站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下一步,南渝綿南公司將以數字轉型理念為核心,以智能升級為驅動,以融合創新為導向,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繼續深化標準化新型收費站的應用和推廣,推進公司其余收費站的升級改造,以創新生態賦能高質量發展,以高品質服務助力人民群眾安全、便捷、舒適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