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瀘永高速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瀨溪河大橋最后一片25米箱梁架設完成,至此,瀘永高速公路實現全線全幅貫通,項目土建工程基本結束,為10月建成通車提供了重要保障。
瀘永高速公路起于瀘州市瀘縣牛灘鎮建設村,設牛灘樞紐互通接G76廈蓉高速公路隆納段,止于毗盧鎮下林村川渝交界處,接永瀘高速重慶段終點,路線全長42.37公里,于2020年12月啟動建設。在施工過程中,瀘永公司及各參建單位不斷強化責任擔當,認真履行各方職責,理順工作機制,全力做好資金等要素保障,破解制約建設難題,確保瀘永高速公路項目早建成、早運營、早見效。
在建設程序管控上,瀘永公司提早啟動、高效推進征拆工作,為施工提供良好的外圍環境;積極完善基本建設程序,及時完成各階段前置要件辦理,確保建設程序合規合法。
在建設進度管控上,聚焦施工梗阻點,以生產調度會議機制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倒排工期、壓茬推進,設置節點目標,及時考核兌現,實行進度臺賬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糾偏,實現進度動態管控,確保項目建設扎實有序推進。
在建設質量管控上,切實把“精、細、嚴、實”要求貫穿到工程建設各個環節,科學制定項目質量管控要點,圍繞“體系控制、行為管理、事前預控、規范流程、專項治理、優質優價”6個核心,制定“軟基處治、陡坡路堤、三背回填”等10項質量管控措施,扎實治理質量通病。針對項目路基施工時間短,沉降周期不足等客觀情況,項目全面落實沖擊碾壓、普夯、臺背液壓夯等措施,對路基施工質量進行補強,不斷夯實路基基礎質量;在路面施工階段,項目緊抓原材料、油石比、碾壓工藝等關鍵環節質量,建設以路面10年內不產生坑凼為目標的品質瀘永。
在建設安全管控上,始終以“施工管理標準化、施工工藝標準化、安全管理標準化、場站建設標準化”為重要抓手,深入開展平安工地創建,認真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扎實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和隱患排查治理,促使項目安全管理始終處于受控狀態,以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環境保護零污染、職業健康零傷害、綜治維穩零上訪”的目標。
在智慧創新管控上,成功應用無人智能攤壓作業技術及3D智能攤鋪技術,建成蜀道集團首座全流程智能生產瀝青拌合場站,做到路面施工全程自動化、機械化,積極推進施工機械裝備“油轉電”試點,依托電動化設備智能化的先天優勢,在節能、降碳、減排的同時,助推主要施工設備向智慧化升級。
截至目前,瀘永高速公路項目路面工程已完成約80%,房建工程完成90%,交安工程完成80%,機電工程完成40%。
瀘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將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布局,對推動瀘州“一體兩翼”特色發展戰略實施、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
接下來,瀘永公司將嚴格對照既定目標任務,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強工作組織,充實施工力量,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搶抓剩余工程施工進度。為按時、順利完成通車目標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