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歷時18個月,由蜀道高速集團主導投資的鎮廣高速重點工程——鎮廣高速廣納隧道實現雙幅順利貫通。在廣納隧道項目現場舉行的貫通儀式上,巴中市人民政府、巴中市交通局、通江縣人民政府、鎮廣公司、路橋集團機化公司等相關領導同志及全體參建人員共同見證這一振奮人心的時刻。這一節點比計劃工期提前7個月,標志著鎮廣高速通江至廣安段的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鎮廣高速廣納隧道位于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是四川省在建高速公路唯一一座高瓦斯隧道,雙幅全長6850米。隧道全線為IV、V級軟弱圍巖,存在高瓦斯、淺埋段、滑坡體、水平巖層、下穿水庫等施工難點,且全隧道為高瓦斯工區,給隧道施工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精密組織施工 緊繃安全紅線
鎮廣高速廣納隧道采用新奧法施工,嚴格遵守“超前鉆孔探瓦斯、全時監控測瓦斯、嚴控火源防瓦斯、加強通風控瓦斯”的瓦斯災害綜合防治原則,運用超前支護和地質超前探孔技術,盡早防治瓦斯涌出。隧道開挖嚴格執行動火作業審批制度和瓦斯隧道專項施工方案,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工藝控制開挖超欠挖,減少對圍巖的擾動,提高圍巖自穩能力,降低噴射混凝土超耗,最大限度降低隧道施工安全風險。在隧道施工過程中,先后開展高瓦斯隧道安全專項培訓224次、施工技術培訓20余次、應急演練活動40余次、應急撤離20余次,實現隧道施工過程“0”事故、“0”投訴。
引進智能設備 發揮“四新”優勢
隧道施工全面采用智能建造“大機配套”,充分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四新技術,有效保證隧道施工安全質量無隱患、無死角。自動監控系統與人工定期探測“雙保險”,用視頻監控對施工進行可視化管理,確保施工過程可追溯;利用智能化監控報警斷電設備和手機智能終端預警系統,對瓦斯濃度進行全程檢測與監測,與其他隧道通風量管控相比,該隧道采用物聯網技術,智能控制變頻風機,當洞內瓦斯含量數據發生變化時,風機系統將自動調節風速,隨時將瓦斯濃度降低到安全范圍內;引進安全智慧用電裝置,有效防止漏電傷人,保護隧道施工用電設備安全;三臂拱架臺車、雙曲臂鑿巖臺車、自動布料二襯臺車等設備代替傳統人工作業,機械化施工達到100%,累計減少人工60%,施工總效率提升30%。
“實踐”凝練“理論” 攻克技術“難題”
項目團隊集中力量研究新工藝、新材料,結合現場實際,組織開展兩項科研技術課題攻關,取得《一種隧道變形縫防水結構及隧道施工結構》實用新型專利,進一步提高鎮廣高速廣納隧道二襯變形縫質量控制。現已成功發表《公路工程瓦斯隧道施工技術研究》《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不良地質處治施工探討》《有毒有害氣體自動監控系統與主通風機聯動對風速自動控制調節系統的技術應用》等論文。
鎮廣高速廣納隧道的順利貫通為鎮廣高速通江至廣安段力爭2026年底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后續優化川東北經濟區和秦巴山區高速公路網、改善區域交通基礎條件、帶動沿線旅游資源開發、支撐川陜革命老區振興、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起到重要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