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蜀道高速集團川黔公司投建的古金高速瓦斯突出隧道——大梁子隧道左洞順利貫通,標志著全線地質條件最復雜、設計及施工風險較大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取得關鍵性進展,也是古金高速全線貫通的第12座隧道,為古金高速早日通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梁子隧道處于川東南平行褶皺嶺谷區南端與大婁山的結合部,四川盆地南緣向云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圍巖級別為Ⅲ~V級,左洞穿越煤層4層,最大煤層厚度1.5米,隧道地質條件復雜。大梁子隧道設計為雙向六車道,全長2686m,伴有瓦斯突出、巖溶及突水突泥、軟弱圍巖、高仰坡等風險點,具有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特點。
科學謀劃,周密部署。自項目開工以來,公司貫徹“五有七到位”要求,根據工程特點,強化組織,優化流程,狠抓銜接,對安全、質量、進度、環水保等工作梳理細化,制訂相應施工方案,克服邊仰坡變形、斷層褶皺、軟弱圍巖、巖溶發育等不良地質因素影響。
聚焦安全,精準發力。堅持把安全放在首位,持續完善現有安全生產體系,多次組織重慶煤科院專業人員進行技術交流,編制各類安全專項方案、應急預案、風險評估報告、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等管理性文件,并嚴格遵照執行,同時特邀瓦斯專家常駐現場指導瓦斯治理工作,監督落實揭煤防突專項施工方案施工,確保施工全過程安全可控。
創新賦能,生產創效。在施工過程中,積極推行光面爆破、濕噴機械臂等四新技術,綜合采用多種超前地質預報方法判斷地質情況,緊抓瓦斯監測、監控量測等技術措施,嚴格工序化管理,強化資源配置,確保了工程高效推進。
重點攻堅,全面突破。針對瓦斯突出問題,嚴格按照揭煤防突工作流程施工,通過超前瓦斯探孔、煤層定位、區域預測、區域效果檢驗、局部預測及檢驗、區域驗證、局部預測驗證、區域最后驗證等步驟順利完成揭煤工作。使用瓦斯自動監控系統與專業的瓦檢人員人工檢測配合作業的方式,實施24小時盯控,防止瓦斯突出,采取雙風機加風帶強制通風、洞內設置瓦斯自動報警器、加裝防爆電器設備等有效措施,嚴格執行瓦斯管理和監控量測制度,逐日逐項落實節點目標。
強化管控,穩步推進。針對大梁子隧道地質條件復雜、施工技術難點多和施工難度大等難題,堅持遵循“管超前、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施工原則,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及設計規范現場施工,加強現場施工管控,最終順利通過了涌水、溶洞溶腔、煤系地層瓦斯等多種風險源的考驗,實現左洞安全精準貫通。截至目前,大梁子隧道洞身開挖已完成95%,已累計掘進5075m,提前完成階段目標任務。古金高速全線隧道已累計掘進超32300米,開挖進尺突破91%。
百尺竿頭思更進,策馬揚鞭自奮蹄。在決戰決勝四季度的沖刺期,川黔公司將繼續教育引導全體參建人員,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吹響“交通強國”的嘹亮號角,以實際行動在革命老區建設南向出川大通道,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人民滿意交通作出新的貢獻!